
专题通讯
王旭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在家人影响下,王旭从小便树立了长大后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理想。2007年,还在读研的王旭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2012年,王旭选择到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工作,如愿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愿望。
入职后,王旭热衷教书育人,在担任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系主任的同时,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并担任工学院党总支教工党支部副书记。王旭还是学校启动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后的首批硕士生导师,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培训专家,学校教师发展中心C体化及智能DIO培训主讲教师,机电一产品研发实验室负责人。
工作以来,王旭不忘初心,积极进取,在教学和科研道路上展现出了一名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不断提升自我,是一名党员教师应有的品质”
在王旭看来,做一名党员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尽心尽责地去做好课堂教学,还要不断钻研专业常识,通过进修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岗位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性。“不断提升自我,是一名党员教师应有的品质。”王旭说。
为此,王旭不仅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教学比赛和课改项目,还在2017年与学校另外5位老师一起参加了淡马锡国际基金会-新加坡理工学院国际CDIO教师培训项目。该培训是由淡马锡国际基金会投资、新加坡理工学院专家团队授课,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亚洲城ca88成都学院、西华大学、成都东软学院合计120名教师参加。我校6名参培教师凭借着优异的表现,成为四所学校里唯一一所从第一期到第三期所有教师全部入围的院校,6名教师均成为新加坡理工学院国际CDIO资深培训导师。王旭作为团队的一员,不仅为学校争取了荣誉,还通过培训切实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王旭先容,在新加坡培训期间,他和团队的其他老师,观摩了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学生学习空间,体验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产品制造流程,学习了教学实现方式与CDIO标准的映射,基于POEMS的创新产品设计方案项目体验。这趟异国之行,极大地开拓了王旭的眼界,使他对如何更好地将常识教授给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与体会。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我自己的课程中,侧重于讲课的技巧,而现在我认为教师授课,当以学生为中心,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积极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自己的课程《智能产品造型设计》中,采用了Project Based Learning为基础主动学习法,并采取翻转课堂、破冰游戏、辩论等实现形式,学生的参与性比以前更好,学习的成果也更加丰富了,许多学生最后都设计和制作出了很有创意的作品,看到了他们对自己成绩的认同,更加坚定了自己对课程继续改革的决心。”王旭说道。
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觉得服务意识是我最应该拥有的职业修养。因此,在平时我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始终提醒自己我是服务学生的。学生与我更多是一种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王旭说。
王旭先容说,曾经在课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教学中,他以团队成员的身份加入到了其中一个学生团队,和其他三个学生一起组成了“智能台灯设计小组”,团队成员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大家一致决定,每个组员提出方案,并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再通过大家讨论和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他提出的方案被团队成员否决了,而另外两名学生的构思因为更有新颖性而获得全票通过。
提起这段经历,王旭老师记忆犹新,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创新能力感到欣慰。正因为如此,团队的凝聚力增强了,大家通力协作,不仅完成了这两个方案的全套设计,还积极申报了专利,最终,这两个创新设计方案顺利获得了2项国家专利授权。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王旭除了认真做好教学授课工作,还大量利用空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并通过Persona分析法和Kolb学习行为评价确定了学生的学习类型、习惯以及遇到的困难等,建立了访谈学生的数据库。据此,王旭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设置对应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由于教学得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王旭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设计出了多项创意作品并获得专利授权。
“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常识以外,我认为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引导他们如何面对专业问题去积极思考、如何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贯穿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让学生终身受益。”王旭说。
“老师给我做了访谈,并进行了分析。给我的学习情况提了改进意见。我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优点在于善于归纳总结,但是在实践动手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后续的学习中,自己有意识地增加了常识应用的环节,现在,我感觉学习更有效率了。”一名得益于王旭访谈功效的学生如是说道。
在生活中,王旭老师和学生们也有积极的互动。课下大家的话题比较广,有考研、未来就业、人生理想等,有些已经毕业的学生,有时候也会和他交流自己的工作动态。
王旭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常识和高超的教学水平,还需要躬身服务学生的意识。只有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心灵世界,才能将教书育人这一工作做到领导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和自己满意。
(党委宣传部 曹忠)
学院资讯
- 理论学习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86):思想之旗领航向——如
- 工学院党总支在主题教育中用“活”红色资源 ?
- 校领导及企业代表莅临航空学院参观引导
- 媒体科成丨中国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教师获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
- 学校举办第二批主题教育校外专家专题辅导会